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工厂化文库

    灰树花工厂化及其病虫害防治

    发布日期:2016-07-14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又名贝叶多孔菌、莲花菇、舞茸(日本)等,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无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是食、药兼用蕈菌。灰树花具有独特的形状与风味,其子实体形似盛开的灰色莲花,扇形菌盖重重叠叠,因而得名。灰树花具有松蕈样的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其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抗HIV病毒以及调节血糖、血脂及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有“食用菌王子”之美称,深受消费者喜爱。
        灰树花的传统栽培只能根据自然气候条件选择春秋两季进行栽培,无法满足市民的周年消费需求;工厂化栽培灰树花是利用冷库对温度、光照、湿度、空气进行人工控制,创造最适的生产环境,从而实现灰树花的周年生产。其工厂化生产技术水平中日本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北美,我国灰树花工厂化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巨大。以浙江庆元和福建农林大学菌物中心为主导进行灰树花季节性和工厂化周年栽培试验,经多年探索,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的灰树花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
        一、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输送→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育→出菇→采收→贮运→市场

    二、原料与配方:
    (1)栽培用培养基配方:

        A   杂木屑  34%            B   木  屑     76% 

            棉子壳  34%                精米糠     10%  

            麦  麸  10%                壤  土     10%

            玉米粉  10%                石  灰      2% 
             壤  土  10%                 红  糖      2%
             红  糖  1%                 啤酒酵母    12.5g(0.02%)
             石  膏  1%                  葡萄糖      20g(0.03%)
        ① 各种阔叶树木屑,也可在木屑中加30%以内的谷壳等代料。
        ② 培养成料中加10%山土可促进出菇。
        ③ 培养料中添加30~40%粗木屑效果好。灰树花菌丝培养需较多空气,木屑的粒径大小对菌丝生长和产量有影响。

    (2)辅料:
        ① 栽培辅料以玉米粉最适合,其次是麸皮;单用麸皮比玉米粉产量低,麸皮和玉米粉1:2比例搭配较好。
        ② 培养料中混入20~30%出过灰树花的旧菌糠,再栽培灰树花有增产5~10%的效果。
        三、栽培袋(瓶)制备
        (1) 装料
        采用方型聚丙烯袋栽培,料袋规格为20cm×12cm×45cm,袋子上部有通风用的除菌过滤膜。用装料机装入2.5kg湿料,料块高15~18cm,同时打6个直径15~20mm的孔,料顶部刚好位于过滤膜下面3~4cm之处。操作时不要刺破袋子,冬天需预先把塑料袋放在培养室中保温以防止袋子硬化、破裂。木屑和辅料的颗粒细的,要装松些,相反时则应装得紧一些。袋子栽培生产周期为60~70d。
        瓶栽方式,采用聚丙烯塑料瓶,瓶容积为700或1000mL,一般装入培养基成420g~600g为宜(具体因木屑和辅料的种类和颗粒大小而异),不宜装得太紧,否则灰树花的子实体容易发生畸形。塑料瓶栽周期需要45~55d。 
        (2) 灭菌与消毒
        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灭菌之后,待培养基成冷却至25℃左右接种。
        送入过滤的无菌空气净化接种室,接种期间保持接种室正压,维持正压风。喷撒洒精消毒。进入接种室时,要换穿清洁的衣服,尽可能少地把尘埃带入接种室内。所使用的用具也要洗掉附着的东西,再用酒精消毒或进行火焰灭菌。
        (3) 接种与发菌
        接种量以每瓶菌种(600g)接20袋,瓶栽时接40~50瓶。在温度、湿度、氧气自动化调节的栽培室内,发菌期一般需要40d左右,从接种到出完菇的生产周期为80d左右。     接种后15~20d,由于灰树花菌丝的新陈代谢产热,料袋内的温度会比室温高2~3℃,因此培养室温度要偏低些,以22℃~23℃为宜。这时若不通风降温,仍在25℃较高温度下发菌,菌丝会因呼吸量过大而消耗已积蓄的养分,导致菌丝细弱缺乏活力。
        培养室相对湿度若超过70%易导致杂菌、霉菌生成。因此培养室要常通风换气,CO2浓度不要超过0.3%;袋间保持相隔间隔,促使室内空气流通。
        四、子实体培育
        光照刺激:光照是灰树花原基形成必不可缺的条件,但在培养初始阶段,光线会促使灰树花菌丝表面变褐,因此培养前35d内不要光照。发好菌之后如果不给光照则使料表面的菌膜不断加厚,原基形成缓慢甚至不形成原基。光照促使原基形成,光照度以250~500 lux比较好;灰树花与金针菇不同,出菇前不能搔菌。
        在22~23℃室内培养 ,料面上的菌丝开始集结,向上爬升形成隆起的菌膜。此时进行光照,大约7d之后,隆起就会从灰白色变为黑色的灰树花原基,其中有一部分隆起成块状,进入桑葚期。
    五、桑葚期管理
        接种后约50d,原基开始转为黑色,出现桑葚样凸起,凹处有水珠。由于多种原因,同期接种的培养袋原基转色会参差不齐。在进菇场前要进行挑选,原基已转色的培养袋,先移入出菇场,原基没有转色的培养袋,需要继续培养,一定要等原基转色才能移入出菇场。分泌黄色液滴,此时适合开袋出菇。仔细观察原基,当原基上形成水滴,先是雾状水滴,然后再聚成粒大型状水滴,不久水滴消失,此时转入出菇管理最为适宜。所谓原基状态,不单指原基大小,重要的是它所处的生育阶段,如果进入出菇室前已形成肥大的原基,且已开始菌盖分化,以后就很难长成壮硕的菇体。总之,进入出菇室时原基必须尚未开始分化,其表面刚由光滑状态转为粗糙状态(出现棱角)。
        灰树花有易形成原基的特性,欲获高产,须抑制原基的过早过多形成,尽可能发足菌丝积累营养。办法是采用黄光灯抑制灰树花原基的形成,此办法可使一般在40~45d形成原基的菌床,推迟到60~65d后才形成原基,大体可推迟20d左右,单产可增加15~20%。 
        六、 出菇期管理
        灰树花出菇期一般需要30~40d,管理要点如下:
        (1) 温度调控 灰树花结实期要求较稳定的温度,此期若温度剧变,原基发育亦会停止。所以这一时期的环境要求是:新鲜的空气,温度稍高,温度不激变。灰树花原基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8~22℃。菇体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0℃。
        (2) 通风换气 通风降温是诱导灰树花原基形成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为了诱导原基形成,要把室温降到18℃,同时最大限度地进行通风换气,以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同时提高氧的含量,这种环境变化会促使灰树花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工厂化栽培,通风换气控制在CO2浓度为0.1%为宜。如CO2浓度超过0.15%,会长成菌盖小而薄的灰树花;CO2浓度超0.2%以上,灰树花菌盖是漏斗状或球状。
      (3)子实体形成 菇体的扇形菌盖不断分化,形成覆瓦状重叠,越长越大,菌盖表面的颜色也由深灰黑色变成浅灰色,菌盖下面的白色子实层也逐渐发育形成,并出现菌孔。扇形菌盖幼时向上翘起,菇体长大后逐渐接近平展。过分成熟的菇体,扇形菌盖向下弯卷,成熟的菇体,孢子向外飞散,可看到白色的孢子粉,菌盖前面色变成淡白色。
        灰树花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从出现脑状皱褶到菇体长大成熟,一般需要20d左右。温度偏低时,生长速度较缓慢,有时需要20d以上才能长成。当灰树花的扇形菌盖外缘无白色生长端,菌盖平展,颜色呈浅灰黑色,整朵菇形像盛开的莲花,并散发出浓郁的菇香时一般八分熟就可采摘。
        七、采收
        采收的前1 d停止喷水。灰树花的采收要及时,如果菌盖伸张到略向下弯卷,下部子实层孢子成熟并散发即为过熟。采收时,用一手伸入子实体基部,托着菇体,轻轻旋动后向上拔起。头潮菇每袋可收400~500g,转化率40~50%。
        八、贮藏
       鲜灰树花应贮放在密闭的箱内或筐内,每朵灰树花单层排放,尽量不要堆得过高,造成挤压。需要密集排放时,应使菇盖面朝下,菇根面朝上。灰树花贮藏温度以4~10℃为宜,温度过高,鲜菇继续生长因而老化。灰树花鲜品运输要力争平稳,将每箱(筐)单层或双层排放,避免挤压、碰撞和颠簸。
        九、灰树花生产灭菌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在木生类的食用菌代料栽培中,对培养料进行高压或常压灭菌处理是生产者必须经过的一道严格工序。用高压设备,烧一锅要6h以上的时间,对于一般的农户,一锅培养料往往要烧24h以上的时间,费时、费力、费工、费能源。
        (1) 杂菌与灭菌
        食用菌的代料栽培工艺中,一个关键技术环节是对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没有这个环节单一的人为菌种是不可能正常生长的。竞争性杂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会抑制食用菌生长。由于灭菌不彻底,引起的杂菌和其他微生物也会与所培养的食用菌争夺营养,影响食用菌产量。杂菌还影响食用菌生产的美感,因此追求食用菌生产无杂菌是所有生产人员的希望。
        ① 杂菌的概念:
        食用菌栽培中,人为栽培物种以外的其他物种的微生物及真菌都是杂菌。对应于植物栽培中的杂草。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极易受杂菌的危害,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常见的杂菌包括细菌、曲霉、青霉、木霉、毛霉、根霉、链孢霉等。
        ② 杂菌产生原理
        杂菌是指食用菌栽培中生长的非栽培种类的菌类及其它微生物。任何微生物都有自己适合的生存环境,在不同培养基和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微生物产生。不同环境产生不同的微生物。
        ③ 灭菌工艺理论
        食用菌必须经过灭菌过程。教科书(包括百度)中对灭菌的名词解释是: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学基本技术。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制约。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不仅是食用菌栽培中必须的技术,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将培养基、发酵设备或其他目标物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及其芽胞(或孢子)杀灭或去除,从而达到无菌的过程。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空气则采用过滤除菌。
        ④ 食用菌栽培中的灭菌
        堆肥发酵,高温高压和常压灭菌是最常用、最好的方法。堆肥发酵主要用于蘑菇、平菇、鸡腿菇的栽培。其他食用菌基本需要高温湿热灭菌。常压蒸气灭菌是100℃、高压灭菌其蒸汽温度可达121℃,能将耐热的芽孢全部杀死。高压灭菌的理论时间是30分钟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压往往需要4h,常压100℃理论时间4h,实际12h以上。
        (2) 代料栽培食用菌高温高压灭菌的缺点
        ① 原材料浪费大,能耗高:一只装量为3000袋(17x33)的常压灭菌灶,灭菌一锅,需要煤炭为350公斤;或者每一公斤木屑的培养料需要同样量的木材去灭菌,因此有生产食用菌是破坏森林一说。
        ② 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由自然温度20℃起火,到100℃需要6h,保持100℃、12h,用工2个,时间生产中需要多6h。
        ③ 原材料在高温或高压下,营养损失严重,会对培养基内某些糖或有机含氮化合物破坏。菇体组织松软,口感差,这也是食用菌产量、品质不高的原因。
        ④ 灭菌越彻底,对灭菌后接种的操作要求越严格。
    对于一般的农户,一锅培养料往往需要24h以上的灭菌时间,费时、费力、费工、费能源。
        (3) 杂菌产生原理与防治
        ① 不同培养基营养与环境产生的杂菌
        食用菌栽培培养基不同产生不同的杂菌。
        糖份含量高、偏酸、水分过大、温度高:木霉、绿霉、链孢霉、帚状菌
        水分过大、温度高:美发菌、鬼伞、炭角菌
        微酸---微碱:毛霉、根霉、黄曲霉
        干燥。温高:多为多孔菌、裂褶菌、红栓菌等
        ② 不同灭菌方式产生的杂菌之分类
        食用菌栽培有熟料、生料、发酵料之分。
        熟料、生料、发酵料所形成的培养基环境产生的杂菌归类:
        熟料:木霉、绿霉、链孢霉、帚状菌
        发酵料:美发菌、鬼伞、炭角菌
        生料:毛霉、根霉、黄曲霉
        段木栽培杂菌:多为多孔菌、裂褶菌等
        ③ 熟料杂菌的产生原理与防治
        经过无菌处理的培养料,很容易被最先侵染的某一种杂菌占领,得到全部的养分。熟料杂菌特点:发菌速度快、往往早于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消耗的营养分与栽培食用菌相同,并且容易使菌袋腐烂。熟料上霉菌一般都是偏酸性,料内水分偏大、糖分偏大和高温高湿情况下生成。
        熟料中杂菌的预防与防治:既然是熟料就要“熟”,灭菌要彻底。接种也要严格,接种箱密闭性一定要好。接种箱尽量放在干燥、干净、密闭性好的房间内;接种环节也要严格无菌操作;菌种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挑选及处理;接种人员接种前应该用75%的酒精对双手及各接种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接种动作要轻盈、熟练快捷,接种量要足。
    培养好的菇段防治:木霉,石灰处理,并加强通风,降低水分。链孢霉,及时清理,深埋密闭炭烧。
        ④ 发酵料中产生杂菌的原理与防治:发酵料中产生杂菌主要有放线菌、鬼伞、鸡爪菌、美发菌。原理:发酵过程是一个多种微生物共同存在的过程,发酵头3d,由于料内大量氨气产生,杂菌较少。
        ⑤ 生料中杂菌产生的原理与防治:与对于没有经过发酵和高温湿热灭菌的培养料,通常我们叫做生料。生料情况下所有代料栽培的木生类食用菌基本不能够生长。但是,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生料情况下出现的杂菌并且也有分类:60℃以下细菌;80~90℃多根霉、80~97℃多曲霉。
        生料中杂菌产生的原因:是培养料没有晒干,基料里的自由水没有除去,灭菌无法彻底。 防治:基料晒干,严格无菌措施。
        (4) 灭菌新的理论的提出
        由于杂菌与所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存在着生理生态的差异性,与产生和生长的环境、培养基有不同的密切关系。依据椴木栽培的生料原理,我们进行了新材料的探索研究。
        ① 生料栽培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中国古代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就是生料栽培技术,食用菌代料栽培对生料栽培的需求是广泛的。如果能够低温灭菌、灭菌时间短、营养不损失,用工省、能耗低,一定会给食用菌生产者带来福音。
        ② 促酵剂----一种新的,能够实现生料栽培的灭菌材料。在长期的食用菌栽培中,发现熟料与生料栽培过程中不同杂菌产生的机理,根据杂菌产生的原理研究出了这种新材料。
        (5) 促酵剂用于生料栽培技术
        ① 促酵剂的作用机理:与传统的灭菌方法相比,根据真菌与真菌之间在生物学上的差异性,使用“促酵剂”在木生类食用菌的栽培培养基灭菌时,温度只要达到80℃,用时只需要5~7h;在草生类食用菌培养基堆肥发酵时的温度,在70℃时,保持7~9h能够增强发酵力度,达到杀死微生物芽孢,灭菌效果明显,该产品的应用在生产同样菇的情况下,灭菌消耗的燃料减少、用时工时减少,生产成本自然降低。
        ② 促酵剂的促酵作用:应用培养料堆置发酵原理,加入促酵剂使料温较快升至70~80℃,短时间产生的氨气和微生物,加速了杂菌类微生物的死亡,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在通常情况下,培养基的堆料最高温度在63℃,有人报道是67℃,而用促酵剂可以使堆料达到78℃。因此,对于蘑菇、草菇和适合于只要发酵温度达到70℃保持9h,之后翻堆一次等温度上升到70℃再保持9h即可装袋,不需要灭菌。
        ③ 促酵剂的催化发酵原理与作用:促酵剂能够在料温70~80℃条件下它可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脲酶和特效催化酶,这些物质挥发、渗透到在木屑、秸秆、棉籽壳等为主的培养基上,促酵剂与它们混合后,在酶等的作用下可分解成NH4+和OH-,OH-可使培养基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分子间的酯键断裂,从而打破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镶嵌结构,溶解出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同时,促酵剂分解产生的NH4+可吸附在培养基表面和断裂层,并和游离出的N形成NH4+-N复合体,在菌丝体生长过程中会合成微生物蛋白。这种形态的氮吸附在培养基表面,具有游离性,更适宜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研究表明就此提高培养料的生物利用率为10%~20%,提高食用菌的产量10%以上。
        ④ 促酵剂的推广应用:2006年8月,研究的促酵剂,经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促酵剂”应用技术与传统灭菌方法相比,具有灭菌温度低,时间短、成本低,工效高的特点,在料温70-80℃、5-7h条件下对食用菌培养料进行灭菌,使用效果理想。制定了“促酵剂”企业标准,为新产品的安全、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鉴定委员会认为课题组很好地完成了新产品试制计划下达的科研任务,并已在浙江、安徽、甘肃、福建等省应用。2008年,促酵剂在通过执行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推广应用,目前已经在全国28个省市区使用,受惠农户10500多家。栽培量达到12.9亿袋,省工节本增效共计9.16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⑤ 促酵剂的使用方法与优点
        将促酵剂以0.35-5%的添加量与生产配方中的原料,按比例量从少到多,依次拌匀后加水搅拌即可。利用“促酵剂”进行堆肥,使用量应当在0.5%,均匀拌入培养料后,即能够是培养料在短时间内升温,并开始对料中的杂菌的营养体和孢子进行杀灭。其他操作工艺与通常操作一样。
        促酵剂在食用菌栽培中具有灭菌温度低、适用范围广、菌丝生长健壮、吃料快、杂菌污染少的功效,并且具有的工序简化节省燃料、节省工本、改善接种条件、降低培养基营养消耗、提高产量的特点。
        ⑥ 促酵剂的节能省工效益:以典型的木腐菌香菇为例,使用“促酵剂”每生产1000段(袋),直接减少投入111元--341元,纯经济效益207~320元。
        浙江省2007年食用菌总产量为91.8万吨。按照100%的平均生物利用率来算,所需原料(干)约为91.8万吨,全年全省需灭菌51万锅,需原煤19.89万吨。应用促酵剂后,全省仅需原煤4.08万吨,节省原煤15.81万吨。全省应用10%也可以节省1.632万吨原煤。
        2006年全国食用菌产量1437万吨。则全国每年需灭菌3997万锅。灭菌所用的煤炭为1916万吨(480kg/锅)来算,折合人民币14.37亿元(煤炭:750元/吨)。即需要约1920万吨煤炭或相应的柴薪、电、气等能源进行灭菌。每锅劳动力3个,需2400万个;每锅时间24h,共需1200万天。使用促酵剂节省能源每锅为500元的煤,按全国2007年的生产量,一年可以节省1300万吨(或相应的柴薪、电、气)。每锅节省2个劳动力,全国节省1600万;每锅减少灭菌时间17h,全国节省600万天。食用菌生料栽培可以提高生物利用率,全国的食用菌若提高5%的生物利用率,则使用同样量的干料可多生产71.85万吨食用菌,按照目前食用菌的平均价9元/kg 来算,可增加收入64.665亿元。
        应用本产品在理论上可以减少2/3能源,直接节省10亿元的开支,减少劳动力1600个,节省时间约600万天。
        灰树花局部感染杂菌时,通常将感染部位挖掉,并洒少量石灰水盖面,添湿润新土,拢平畦面。感染部位较多时,可用5%草木灰水浇畦面1次。在高温季节,当畦面有黏液状菌棒出现时,用1%漂白粉液喷床面以抑制细菌。遇到虫害时可用敌百虫粉撒到畦面无菇处;需用低毒高效农药杀虫,尽量避免农药残留危害。
        冬季温度较低,空气和土壤中的杂菌和病虫害不活跃,所以冬季虫害发生较少,一般以防病为主,常见的病害有腐烂菇和鹿角菇。
        腐烂菇
        ①症状:原基和子实体部分或全部变黄,时间长了变成泥状并伴有刺激性臭味。
        ②病因: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强光照直射到子实体或机械性损伤。
        ③防治:保持温室内空气清新,调节好湿度,子实体避免接触硬物。腐烂菇有传染性,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子实体以及子实体附近的土壤并深埋到远离出菇场所的地方。
    鹿角菇
        ①症状:子实体白色,有枝无叶,形似鹿角,易老化、味淡、产量低,商品价值低。
        ②病因: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氧气供给不足。
        ③防治:根据菇体颜色,适量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间,使棚室内空气清新。(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  韩省华 汪金杰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