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1)
     1.调节通风,补充二氧化碳。冬季内外温差大,通风会带走大量热量。冬季通风应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湿度,补充二氧化碳。在棚内湿度可控的情况下,在棚内点燃大棚增温块、酒精等增加棚内温度,并提升二氧化碳浓度,可减少通风,增加棚内储热,有助于提高地温。
      2.覆盖碎秸秆、稻壳等。秸秆等富含有机质,在高湿度条件下,逐渐腐烂,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和二氧化碳,对改善棚内环境有好处。同时,操作行铺设秸秆、稻壳等,增加白天储热,夜间吸湿,同时,还能提高土壤通透性。
      3.用对地膜。黑色地膜吸热,光线照射在地膜上,会直接转化为热量,提高了气温,对地温的提升帮助不大。因此,建议选用透明地膜,已经铺设黑色地膜的,可将操作行部分卷起,改为铺设稻壳或秸秆。 
匿名   回答于  2022-01-29 18:28   
我来回答

我来回答:

参考资料: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