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菌种;每年都会有很多菇农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香菇脱袋后不出菇,结果二茬菇的时候才能正常出菇,这给菇农带来很大的减产问题。其中一部分菇农朋友是由于积温不够导致,除此之外与菌种也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小厂家出的菌种,虽然名字相同,但质量难以保证,这也就是所谓的问题菌种。这些菌种不至于不出菇,只是延迟出菇,或产量低,所以要想解决产量低的问题,合理计算积温,选择有知名度的大厂家购买菌种才是根本。
2、杂菌污染;每年坏棒都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去年河南地区就经历前所未有的坏棒事件,严重的菇农血本无归。这与气候的异常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与老菇棚灭菌不彻底也密不可分。一般香菇种植两三年后,虽然大棚非常的完整,虽然每年都会进行灭菌,但是杂菌受到抗药性的因素,无论我们怎么灭杀,都不会彻底。这也是很多菇农为什么头几年种菇稀里糊涂产量还高的原因。所以在两三年以后,我们最后更换塑料布,并在大棚地面上铺一层沙土,这样效果非常明显。
3、刺孔转色;前两个因素基本属于“外因”,与技术不发生较大的联系,而刺孔和转色问题是香菇低产的唯一技术疏忽。一般情况下,香菇出菇期的产量在刺孔和转色这两个阶段就能够见到分晓,如果刺孔早,或者转色不好,那么后期的产量一定不会很好。特别是转色过程,太轻和太重,都是出菇期低产的最根祸首,所以菇农应该着重这段时间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