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灭菌不彻底;代料栽培木耳、香菇采用蒸锅常压灭菌,有时由于蒸锅建造时间较长,封闭不严或装入的灭菌料袋较多,致使灭菌不彻底,残存的霉菌孢子萌发繁殖造成料袋污染。
预防措施:必须严格控制灭菌时间,在蒸锅封闭性、保温性较好且代料装袋松紧适宜的条件下,保持常压灭菌16 h(指代料温度达到100℃后所保持的时间),蒸锅内料袋要分层均匀排放、留足空隙,确保蒸汽穿透无阻,垛成一堆会影响灭菌效果。对保存1年以上的原料,高压蒸汽灭菌1.5 kg/m3,灭菌时间不能少于4 h。菌瓶或菌袋要在常压灭菌并冷却后,及时送入接种室接种,在运送过程中,菌瓶或菌袋要轻拿轻放,避免因菌瓶或菌袋破损而造成杂菌感染 。
2.菌丝未吃透;菌丝初期培养要在光线黑暗、温度25℃和空气流通性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当菌丝布满料袋且未吃透时,不能开孔出耳、挖袋压块,否则在排袋催芽催蕾过程中,由于时间太长,杂菌会在开口处出现霉斑并迅速蔓延全袋,造成料袋报废。
预防措施:当菌丝吃满料袋后,必须将料袋从培养室移至消过毒的耳(菇)房内,在弱光线刺激下继续培养15 d左右,使菌丝继续生长吃透培养料,当出现原基时方可开孔排袋,催耳芽(菇蕾 )。如菌丝培养 阶段感染杂菌出现霉点,要及时在杂菌未形成分生孢子前用针管向杂菌感染霉点处注射75%酒精和甲醛原液按1:1比例混合均匀配成的杀菌液或直接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连续注射3次,经局部杀菌处理过的培养料发黑,不适宜菌丝生长,但也不影响料袋其他部位出耳(菇 ),不会造成料袋报废。
3.耳(菇 )期供水过早过多;耳(菇)期喷水过早过多、湿度太大,致使耳芽(菇蕾)长期积水,引起杂菌滋生蔓延,或耳芽(菇蕾)长期处于饱和含水量状态,造成烂耳(菇),即使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如不注意通风透气,也会引起霉菌发生。
预防措施:开口至耳芽(菇蕾)未长大前以保湿为主,可向地面雾状喷水,当耳芽(菇蕾)封住开口孔后,可采用少量多次的雾状喷水方法,保持耳片(菇盖)湿润度,耳片(菇盖)长大时可向耳片(菇盖 )直接喷雾状水保湿。
4.菌种不良;菌种不纯、不壮、菌丝纤细,接入菌袋后菌丝生长慢、吃料差,生活力不强,造成杂菌侵染蔓延。
预防措施:选用纯正、洁白、健壮、生活力旺盛的菌种做原种。生产用来转接的菌种,要进行恒温保藏,一级种保藏期30 d左右,二、三级种保藏期为20 d左右。菌龄越长,菌丝活力降低,感染杂菌的几率便增大。在菌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都要进行无菌操作,严格控制杂菌入侵的途径,菌种培养基、接种室、接种工具均要彻底消毒。接种前开紫外线灯灭菌30 m in,同时喷洒药剂稀释液或用药剂进行熏蒸灭菌,接种要在接种箱内操作。菌种培养期间要经常检查,及时淘汰污染的菌种。
综上所述,木耳、香菇代料栽培杂菌防治措施防重于治,主要通过消灭或切断杂菌的初侵染源 ,达到预防杂菌侵染、丰产增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