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于2005年3月由理学院生物技术系和农学院生态学系合并组建而成,生物技术系的前身是肇始于1960年1月成立的湖南农学院基础课部。生科人风雨兼程,筚路创业,使学院成为研究教学型学院,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院办学层次齐全。1980年主办植物生理生化专业师资班,同年植物生理生化专业获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第三批博士学位授予权。生物学和生态学分别于2006年、200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分别于2007年、2012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学院有2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个湖南农业大学“十二五”重点学科, 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1个工程硕士学位点,2个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 完整的培养体系,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工程3个一级学科。现有在校博士研究生1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400人、全日制本科生7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90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72人。有美国科学院院士(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湖南省“百人计划”4人,湖南省“芙蓉学者”1人,湖南省学科评议组专家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5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5人,“神农学者”6人。有博士生导师(含兼职)50人,硕士生导师52人。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南省示范实验室,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专业实验室和实训中心, 4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所),2个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湖南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4个湖南农业大学研究所(中心),以及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中法植物表观遗传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共建芒草联合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创新平台。教学科研用房达12000m2、仪器设备7000万元,近几年年均到位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已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美国密苏里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等国外大学与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冠丰种业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内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院恪守湖南农业大学“朴诚、奋勉、求实、创新”校训,牢固树立“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办学理念,传扬“团结、进取、严谨、创新”院风,学院始终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彰显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已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