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然温度由高向低转化,适宜多种菌类品种生长繁殖,食用菌生产也迎来了黄金季节。那么,在寒冷的环境中,食用菌生产该注意哪些呢?本期专题将向大家介绍部分食用菌冬季生产管理知识。

适宜低温季节栽培的食用菌

双孢菇

双孢菇又称蘑菇,可利用中晚稻田开展露地种植。可利用麦秆、玉米秆、稻草和茅柴落叶作原料,从堆料到出菇约为50天左右,每亩有效种植面积400平方米,每平方米可出菇5公斤~7.5公斤。一般每亩需稻草或猪牛粪12吨、菜籽饼400公斤、尿素160公斤、碳酸氢铵480公斤、食用菌专用石膏粉200公斤、过磷酸钙200公斤和生物合成酶4公斤和石灰200公斤,另需种子480瓶,堆料发酵后,于11月前后,按1.3米宽整理菇床,铺放培养料,然后播种。播种后盖 一层干细黄土,厚5厘米~6厘米,其上平时盖草帘,大雨天盖薄膜。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10~32℃,适宜温度24~28℃,子实体生长温度10~24℃,适宜温度14~20℃。

+展开全文

杏鲍菇

大多采用大棚或室内栽培,栽培主料有棉籽壳、桑枝木屑,其他辅料有麸皮、糖、碳酸钙,料:水=1:1.4-1.5。每亩排菌料袋1.2万个,采用47厘米×40厘米×0.05厘米规格的塑料袋,每袋装干料600克左右,松紧适中,袋口套上套环。常压灭菌,旺火加温到100℃,维持12小时左右,中途不得停火降温。灭菌后搬人冷却室冷却。冷却后接种。接种后加强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等条件管理。杏孢菇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范围10-15℃。

秀珍菇

这是目前珍稀食用菌中的新品种。一般采用室内或大棚栽培,每亩可排栽培袋1.2万袋。栽培季节一般在10月份~11月份,12月份开始出菇,出菇期可延长到次年5月份。将棉籽壳90%、麦麸(或玉米粉)8%、蔗糖1%和石膏粉1%等原料拌匀调水使之湿度适宜,然后装袋。选择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或20厘米×35厘米×0.05厘米的聚乙烯袋。装袋高度为20厘米左右,打结密封。然后进行100℃灭菌处理14小时~16小时。灭菌后将塑料袋趁热搬入接种室内, 待温度下降到30℃时接种。接种后置于24℃~26℃温室培养,约30天后菌丝可长满袋,开始出菇。

+展开全文

木耳

袋料栽培可在秋、冬制袋栽培,晚冬和春季出耳。栽培主料及配方:植物枝条、木屑78%、麦麸或细米糠20%、石膏粉1%、糖1%,培养料含水量60%~65%; 玉米芯粉73%、麦麸5%、糖1%、石膏1%,棉籽壳20%,培养料含水率60%~65%;木屑75.5%、麦麸10%、稻糠10%,黄豆粉2%,石灰0.5%、石膏1%,糖1%,培养料含水率60%~65%;棉籽壳93%,麦麸5%、石膏1%,糖1%,培养料含水率60%~65%;甘蔗渣90%,麦麸8%、石膏2%,培养料含水率60%~65%。拌料要拌匀,保证含水量在65%左右。料拌匀后装入17×33cm或16×52cm低压聚乙烯袋,套上硬质塑料套环,然后塞上棉塞,外面扎上牛皮纸。放入蒸锅加温灭菌,待菌袋内温度达100℃后再保持12小时。灭菌后当菌袋温度降到60℃时趁热出锅,移入接种室进行冷却。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菌后菌袋要放在消毒后的培养架上发菌,同时要加强管理。白背木耳属中高温型品种,出耳温度13℃—30℃,可与紫木耳同期栽培。黑木耳的出耳适温为10℃—28℃。

+展开全文

香菇

袋料栽培时一般秋季播种,在晚秋和冬、春季出菇。主要代用料是阔叶树木屑、部分针叶树木屑(如:柳、杉、红松)以及刨花、纸屑、棉籽壳、废棉、甜菜渣、稻草、玉米秆、玉米芯、麦草、高粱壳、花生壳、谷壳等。配方:锯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蔗糖1%,硫酸钙(石膏粉)1%,水适量;棉籽壳40%,锯木屑40%,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拌料均匀后装入壁厚0.04~0.06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或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把袋口扎紧扎严,装袋后6小时内放入灭菌锅内加温灭菌,温度到100℃后,要用中火维持8~10小时,出锅用的塑料筐也要喷洒2%的来苏水或75%的酒精消毒。把出锅的热料袋运到消过毒接种室内冷却,待料袋温度降到30℃以下时接种。接菌后菌袋要放在消毒后的培养棚内发菌,并加强管理。香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8℃—22℃。

+展开全文

金针菇

培养针菇的主料有棉子壳、废棉、玉米芯、杂木屑等其配方、拌料装袋与香菇相同,灭菌时间要从温度达到100℃时算起,维持100-102℃12-16小时,并焖4-6小时后才可张灶。出锅移入接种室进行冷却后接种。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室的通风排湿、控制温度在20℃左右、遮光;培养袋不要堆得太密和太高;并要及时翻袋和处理污染袋;还要注意防止鼠虫病害的发生。菌丝满袋后,要根据茵丝的浓密情况来决定结束培养的时间;若满袋时菌丝还较稀疏, 最好继续培养一周时间。金针菇属中低温型品种,颜色有黄白之分,黄色品种的出菇温度为4℃—24℃,白色品种的出菇温度为5℃—15℃,宜晚秋播种,在冬、春季出菇。

+展开全文

凤尾菇

凤尾菇适应生产环境的能力强,可瓶栽、箱栽、室内大床栽培及阳畦栽培,也可在树下、墙角下、果园、地道里栽培。栽培凤尾菇的原料可就地取材,如稻草、棉籽壳、废棉、麦秸、玉米芯、甘蔗渣、桑枝、木屑、树叶、甜菜废丝、纸屑等。常见配方:棉籽壳(废棉)加1%石灰粉;麦秸79%、米糠20%、石膏1%;玉米芯加1%石膏粉;木屑80%、米糠19%、石膏1%。栽培场地消毒方法:先用石灰水喷洒一遍,再用杀虫剂喷洒,以消灭栽培环境范围的杂菌与害虫。室内要闭门熏蒸;喷洒石灰水、杀虫剂。灭菌后播种栽培。凤尾菇为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0℃—30℃,秋、冬季也适宜栽培。

+展开全文

平菇

平菇属变温结实菇。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差变动,能够促进子实体分化。低温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必须在15℃~20℃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温度过低,虽能出菇,但多产生畸形菇;温度过高,则不能出菇。当温度高于20℃以上,应加强通风和喷水等措施,以进行降温,利用早晚气温低的规律加强通风换气,以加大温差。刺激其出菇。

食用菌冬季生产管理 紧抓三措施

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长菇条件。冬季寒冷,只能靠自然气温,结合人为地调节。香菇棚揭去棚上的遮盖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须揭开外,其余时间罩紧;平菇棚把荫棚上遮盖物摊稀;蘑菇棚在菇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靠自然阳光的照射及菌丝自身的生物热量来保持菇棚内的温度,晚上棚外加盖遮阳网或草帘防冻防霜。一般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可提高5--10℃,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补水控湿,保暖防寒。香菇、平菇经发菌和秋菇生长,菌棒失水较多,只有原重的50--60%,这时应补水。补水前敞开棚门通风3--4天,补水时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水源以井水为宜。喷水的原则是:喷雾状水,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蘑菇冬季基本不需进行补水喷水。

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北风袭击。菇蕾发生后,呼吸旺盛,如果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沉积过多,就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通风换气掌握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时间10--20分钟。进出棚内操作,从棚的南侧进出,防止干冷寒风袭击。

病虫害防治

冬季温差的拉大,使得原在菇棚外的害虫纷纷进棚危害,加剧了食用菌虫害的防治难度。实际生产中,不少菇农不注意预防,一旦发生虫害后,就算使用大量化学药物以求快速杀灭害虫,结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物理预防:由于原料中有活虫或虫卵,所以不要直接进行生料播种,起码要发酵处理后再用,最好采取熟料栽培或用于制种。严格检查菌种是否带虫,对购进的菌种在转接前应仔细检查,防止出现带虫接种现象。菇棚通风口及进出口等地,要封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在通风口及进出口撒布石灰隔离带,以防爬虫类害虫进入。

药物预防:1.拌料时加入辛硫磷等药物,用量一般为每1000公斤干料用药100毫升左右,生料栽培时随拌料加入即可,发酵料栽培的最佳用药时机为最后一次翻堆前加入,经高温和闷堆,杀虫效果很理想。2.在棚外一定距离内,在清理废料后,可使用高效杀虫药物,如敌百虫等予以杀虫,切断害虫来路。3.棚外及棚室通风口、进出口,使用氯氰菊酯类高效低残留药物予以喷洒,以防爬虫类进棚。4.菇棚内一般可喷洒氯氰菊酯等药物杀虫,使用阿维菌素杀灭螨虫,对菇蚊、菇蝇类害虫,有条件的可使用高效驱虫灵进行驱避。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措施

雨雪冰冻天气下的食用菌保护措施

加固大棚

大鹏积雪处理

入冬以来,大雾、大风、局地强降水等将时有发生。因此,各食用菌种植户需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做好雨雪冰冻天气的防范措施:

一、加固大棚。各种植户在天气较好时,及时检查香菇大棚,并做好加固工作,防止大风、大雪来临时被吹倒、压垮。

二、若遇上下大雪,要及时清理大棚积雪,做好菇棚或耳场的杀菌工作。避免香菇、木耳菌棒因受冻菌丝长势弱,导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切断虫害的滋生场所。

三、若遇上连续低温、冰冻天气,须做好以下工作:

(1)增温出菇。受冻的香菇菌棒,菌棒内的菌丝体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挫伤,为使菌丝体尽快恢复正常的生长,大棚四周加盖草帘,保持棚内温度,争取多出菇。

(2)控制棚内湿度。由于气温低,湿度高,菇蕾易受冻害。

(3)受冻的香菇、木耳菌棒,若遇香菇或耳基被冻死,要及时进行清理,防止菌棒感染霉菌烂棒。

雪后食用菌生产管理方法

大雪可以造成部分菇棚受损,给食用菌的生产和管理带来严重影响。各种植户要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1.及时清扫棚体及周围积雪,防止菇棚继续受损以及积雪融化后造成棚内进水。对于菇棚已经受损的,在清理积雪后尽快修缮菇棚。如果菌袋已受损,要及时摘除菇体,清理料面,进行重新排放。

2.清理并挖好排水沟渠,确保化雪后的排水防渍。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

3.停止向料面喷水或菌棒注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做好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新鲜,降低湿度,减少病害。

4.做好菇棚保温增温工作。可在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

5.待气温稳定回升后,及时清理菇床,清除死菇。菌丝恢复生长后,恢复日常管理。

加盖草帘

食用菌防冻防寒措施

一、寒潮防灾减灾措施

1.做好保温增温

黄色、橙色、红色寒潮预警发布后,做好保温增温工作,在棚内气温低于5℃时,停止向料面喷水或菌棒注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

2.冻害防灾减灾措施

在蓝色和黄色冻害预警信号发布后,采用应对寒潮措施,并对可采收或即将采收

的食用菌进行抢收。

橙色和红色冻害预警信号发布后,除采用蓝色、黄色预警的措施外,要加固菇棚,防止冻雨造成菇棚到塌,并安排人员做好除冰工作。

二、灾后处置措施

1.排除积雪,清沟排水。

清沟排水

(1)露地栽培的食用菌(代料黑木耳、半地下室栽培香菇、稻板田栽培蘑菇),要排除冰雪融化后的田间积水,尽量减少菌棒(菌床)雪水浸泡时间,防止菌棒内菌丝缺氧,活力下降,菌棒出现软化烂棒。(2)设施栽培或工厂化栽培的,应及时清除菇棚(房)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菇棚(房)倒塌。在菇棚(房)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

2.做好栽培场所通风工作。

保持空气新鲜,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如发生病害,及时隔离管理或无害化处理。

3.加强菇棚(房)保温管理。

可在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挡风防寒;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

4.及时清理菇床,清除死菇。

待气温稳定回升,菌丝恢复生长后,恢复日常管理。

菌菇图集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