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背木耳产业逐渐兴起,它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极具发展潜力的食用菌品种。因为这些特点,它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首选项目,如
今黄背木耳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河南、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其发展势头强劲,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在农民增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实现精准扶
贫的新亮点。2016年我国毛木耳总产量达到183.43万吨,位居我国食用菌单品种总产量第6位,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品种之一。

       黄背木耳属木耳科(Auriculariaceae)木耳属。又名构耳、粗木耳,又称毛木耳。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温
暖、潮湿季节丛生于枯枝、枯干上。与黑木耳相比,耳片大、厚、质地粗韧,硬脆耐嚼,且抗逆性强,易栽培。
       黄背木耳子实体胶质,浅圆盘形、耳形成不规则形,宽2-15μm。有明显基部,无柄,基部稍皱,新鲜时软,
干后收缩。子实层生里面,平滑或稍有皱纹,紫灰色,后变黑色。外面有较长绒毛,无色,仅基部褐色,
400-1100×4.5-6.5μm。黄背木耳质地比木耳稍硬,适于凉拌,风味如海蜇皮,有“树上蛰皮”之美称。

name

       黄背木耳菌种于1982年从日本引进到成都,经四川科技人员栽培出耳,并分离纯化出菌种。四川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科技人员对菌种分离、培养条件、生物
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进行推广应用。因其栽培原料来源广,栽培简便,产量高,质量好,抗逆性强等优点,很快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生产量逐年增加。黄背木耳的生产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如河南鲁山等地已大面积栽培,年生产量也达到上亿袋。
       黄背木耳主要以干耳出售,不需要采收后马上销售,且干燥方便,可避开卖鲜耳难的问题。生产者可将每次采收下来的耳片晒干贮存,待价而沽,以期获得较好的效
益。种植黄背木耳后的下脚料,还可用于生产双孢蘑菇、平菇、鸡腿菇等食用菌,使原料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四川省什邡市湔氐镇种植黄背木耳的历史长达30多年,
现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与药用菌栽培岗位、四川
食用菌创新团队、四川省微生物学会会员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
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
       2017年,四川什邡市湔氐镇黄背木耳种植面积达1.5亿
袋,总产量占全国75%的份额,销售额达6亿元。黄背木耳的
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与黑木耳基本相同,而价格低于黑木耳的
一半,深受顾客的欢迎,除部分出口外,绝大部分内地销售。

       江苏省丰县于1997年从福建引进毛木耳试种后,
栽培规模逐渐扩大已形成多个毛木耳栽培专业村,涌现了
一批种植大户。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县毛木耳栽培量约1
11亿袋。丰县毛木耳为黄背木耳,因其口感好,深受消费者
喜爱。
       近年来,江苏省丰县依托区位、资源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
毛木耳产业,特别是利用该县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及丰富的板
材加工下脚料、林果枝材和玉米芯等原材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
以白背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技术模式,
取得了显著效益。
       丰县毛木耳栽培一般于11月下旬至元旦前后制袋(俗称打袋
子)灭菌(俗称蒸袋子)接种。利用日光温室栽培的毛木耳,多在清
明前后采耳;采用大棚栽培的毛木耳,多在谷雨前后开始采耳,
8月采摘结束。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毛木耳人工栽培始于1985年,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毛木耳产业发展,将其
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推进毛木耳产业标准化、规模化、
集约化 、园区化步伐,大幅提高毛木耳产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实现毛木耳产业
持续健康发 展
       近年来,鱼台县坚持“健康、营养、绿色”的发展理念,在“鱼台毛木耳”种植上,推行标准化
生产, 建立健全质量可追溯制度,杜绝使用违禁农药,确保毛木耳质量安全;出台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列支
专项 财政资金1000万元作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鱼台毛木耳、鱼台大米等特色主导产业提档
升级; 将小锅炉更换为无污染的大锅炉,每台补贴专项资金30万元;推广应用智能微喷系统和杀虫配套设
施等 新设备及新技术,建设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管理的园区和基地,推行毛木耳菌包集约化、商
品化 加工产业,带动产业加速升级。

        什邡湔氐镇是全国最大的黄背木耳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干耳1.8万吨,菌渣13万吨,创产值4.5至5亿元。近年来,湔氐镇食用菌协会发挥辐射带动
作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目前,湔氐镇内已建成国家级的黄背木耳生产基地,2017年,四川什邡市湔氐镇黄背木
耳种植面积达1.5亿袋,总产量占全国75%的份额,销售额达6亿元。主要供应长江以北地区,出口越南、老挝等国家。现在黄背木耳产业已经成为什邡
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什邡市农业创汇的新亮点。

        近年来,什邡黄背木耳已达到年产1.5亿袋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由于农户在
灭菌、培育等过程中,存在技术低、产量低、不环保等因素,不适应市场需求,香港昊
阳国际控股集团依托四川农大、四川农科院等专家团队,成立了昊阳农业生物科
技研发中心,致力于科学、规范的高标准种植……

name

        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公司位于什邡市方亭镇金河东路152号,生产基地位于
什邡市湔氐镇太乐村,一期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2015年3月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结合川西沿山
地区独有的气候因素,在总结了什邡市近30年的黄背木耳种植发展经验及考察国内沿海地区食用菌先进种植
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立足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对黄背木耳进行进一
步研发,引领本地黄背木耳产业升级改造,发展有机种植,开展黄背木耳精深……

name

       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为带动本区域经济与发展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在什邡市湔氐镇建立占地120余亩的“高品质黄背木耳繁育中心建设项目”。项目以生态、
观光、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采用绿色有机原料,致力于发展黄背木耳有
机化种植、工厂化繁育。
       本项目工程分三期建设实施,一期实现常年规模化循环示范生产线一条,日产10万袋,年产 1800 万袋耳包,年生产黄背木耳干货3150吨,建设形成省内研发基地;二期增加日产50
万袋生产线,年产 9000 万袋耳包,年生产黄背木耳干货15750吨,及加工、分选、包装生产线一条,规范外销产品,拓展国内销售;三期建设形成国家级研发中心,建设日产100万袋,年
产1.5亿袋耳包,年生产黄背木耳干货26250吨。形成精深加工生产线,打造品牌,建设形成国外销售渠道。

  •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张文平

只要端正态度,踏踏实实为会员和农户服务,让耳农们
增收了,我就无愧于心了。——张文平

       张文平,湔氐镇食用菌协会副理事长,德阳市劳动模范,德阳市农村拔尖人才。张文平通过对广
大耳农的集中培训以及和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四川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华中农业大学的密切合作,
大力开展食用菌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普及、新材料的应用,将黄背木耳产业打造成为湔氐镇致富大产
业。
       张文平是什邡市最先引种黄背木耳的种植户。1987年与家父一起外出取经,不断专研技术,通
过反复试验、示范,使黄背木耳栽培获得成功,并初步掌握黄背木耳的栽培技术。1988年栽培的
4000袋黄背木耳纯收入达5000元,他取得的成效群众都看在眼里,在各级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他
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带领农户学,指导农户干,通过几年的努力,什邡湔氐的黄背木耳从当初的
4000袋发展到1997年的2800万袋,产值6000万元,纯收入3000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他并没有
满足,为尽快扩大规模,1997年底,在各级科协的指导下,通过种植大户的努力,成立了什邡市湔
氐镇食用菌协会,他担任副理事长,协会成立后,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运行,并对会员实
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协会逐步发展壮大,共发展会员3200余户,随之黄背木耳种植…… 【详情】

      2018年4月11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的“中国(三门峡)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
术博览会暨羊肚菌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授予
四川省什邡市湔氐镇“中国黄背木耳之乡” 的荣誉称号。荣誉牌匾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
用菌产业分会李玉春会长颁发,湔氐镇党委书记邓元建代表广大耳农接受该荣誉。
                                                                                                            【详情>>】

name
  •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黄背木耳产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特色产业,它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具有
                                                                                     高 效、生产周期短、技术门槛低、成本低、绿色环保等特点。因为这些特点,它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首选项目,其发展势头强劲,可持续发
展潜力巨大,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目前黄背木耳生产初具规模。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农业创汇的新亮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黄背木耳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如何才到一
条适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维持产业的长期生存以及产业活力成为黄背木耳产业发展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在主要生产经营黄背木耳这一品种的地方,大部分农民都会种植,品种过于单一,生产经营地域集中在农村,主要由当地的中老年从事
木耳的生产种植工作,缺乏先进的生产力理念与技术,生产工具较为落后,使得黄背木耳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产品质量偏低、生产效率低,过于分散的经营也使得当地的黄背木耳管理粗放,生产经
营的分散也使得产业规模小,发展进度受到阻碍。这种家庭方式虽然投资较小,但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经不起市场的风吹雨打,也暴露出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与引导的
问题。

        因为是个体户分散经营,缺乏统一的监督与管理,缺乏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使得木耳的生产流通非常灵活与自由,小规模生产,使得种植户的质量意识薄弱,上级也未能建立相应的产品质
量标准,对产品的质量检测与检验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影响下,在金钱利益驱使下,农民的趋利意识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小我,取得更大的利润,以次
充好、以假乱真等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恶性循环不利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缺乏产业规划与指导,生产存在自发性与盲目性,产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现在从事黄背木耳种植的几乎都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经营主体的知识水平与素质普遍偏低,由于缺乏相关的生产经营知识与技术能力,使得黄背木耳产业的发展难有突破和创新,产
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更别说对产业进行升级。

        由于黄背木耳的种植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废气.废水,在缺乏有效的处理方式情况下,使环境受到较大程度的污染,因此现在木耳的生长环境受到了影响。近几年,木耳的产量大不如前 ,这
与环境遭到破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由于环境变差病虫害多发,严重影响木耳的产量与质量,种植户的经营效益面临很大的挑战

        依托气候、资源以及比较成本的优势,抓住机遇,加强培育与发展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化带动,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黄背木耳产业。

        加大科研与推广经费投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培训与技术推广,消除产业劣势,加强市场监管,构建各地有序管理、服务及生产的格局,促进黄背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拓展销售市场,提高产品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制定长效扶持政策,加强产品深加工创新研发能力,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与生产设备,发展相关的企业,对黄背木耳进行进一步深加
工 ,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

       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校以及高校的联合,努力培养一批科技人才,致力于黄背木耳产业的研究。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将黄背木耳产业纳入当地政府的农村与农业经济工作规划中,加强领导,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抓好基地建设与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配套,设立黄背木耳产业专项基金,带动社会、企业、农民等多元投入,实施黄背木耳生产示范项目,以项目带动生产,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成立相关组织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对农户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使黄背木耳的生产实现科技化、技术化、现代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环境
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name
    name
    name

联系我们 | 网站介绍 | 网站建设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会员模版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7000011 京ICP证040172号 京ICP备10001415号

全国免费咨询服务热线:400-066-7771

Copyright©2000-2015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