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闫宝松

    孙国琴

    胡国柱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双孢菇种植过程中,别不把这些异常现象当回事!

    发布时间:2022-11-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双孢菇种植过程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措施不当,会影响菌丝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播种后菌丝不萌发、不吃料   
    这是由于菇房内的温度、通风情况及湿度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若培养料表面偏干,可及时喷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如料过湿则要加强菇房通风;当菇房内气温较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当菇房内有氨臭味时,要及时加大通风量,在培养料面戳洞,排除氨气。 
    2. 覆土后菌丝体徒长  
    播种后营养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生长致密,常冒出土面,形成一种致密的不透水、不透气的“菌被”层。这主要是由于高温、高湿导致菌丝体徒长。防止菌丝“结被”的措施是当菌丝长出覆土层时,加强菇房内通风,降低菇房内温度、湿度,并及时喷“结菇水”,以利原基的形成。喷水不要太急,要在早晚凉爽时喷水。一旦发现菌丝徒长,要及时用小刀或竹片挑掉菌被。 
    3. 覆土层菌丝退化  
    覆土后3~5天菌丝不上土,呈灰白色,细弱,严重者料面见不到菌丝,甚至料面发黑,这是菌丝萎缩所致。原因是覆土后喷水过多过急,造成缺氧而使菌丝窒息萎缩。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强通风,以利于菌丝恢复爬土。 
    4. 薄皮菇   
    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因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加上出菇密度过大,营养供应不上,容易出现薄皮菇,其产量低,质量差。为避免这种现象,应在喷水期间加强通风,适当增加培养料和土层的厚度,加强出菇期间水分和温度管理。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