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孙国琴

    刘卫东

    于超军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石灰在食用菌生产中有哪些用途?

    发布时间:2025-04-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用在场地消毒上;包括菌种培养室、出菇场地、四周环境。首先清除场地四周杂草,撒一层石灰粉,然后将培养室打扫干净,喷常规杀虫药物,再撒一层石灰粉。但一定要浇一下水,即白灰湿润后才能发挥消毒作用。这样能杀灭部分杂菌,减少污染基数,对防止细菌性污染作用很大,同时又防止蛞蝓等部分害虫侵入场地。
    2、用在培养料中;石灰是培养基pH值的决定因素,为食用菌提供钙素,控制杂菌的杀菌剂,当PH值大于7时不利杂菌繁殖,并能把料中不易被吸收的营养转化为可被吸收的营养。这是合理的石灰量产生增产效果的理论基础。白灰中的钙元素能使菌丝粗壮,提高产量。在多数食用菌生产、菌种培养基配方中都有石灰。
    石灰是溶解蛋白质的消毒剂,不分杂菌种类,一律都是杀灭对象,石灰的浓度越大,灭菌效果越好。精料是杂菌滋生的主要场所,因此要重点做好精料的杀菌。一般做法是,先用较少的水与石灰混合成石灰乳,拌入精料。闷一定时间,再拌入全部料并添足水分。然后再用发酵、锅蒸方法使石灰发生化学变化,料的pH值随之下降,使之适于食用菌生产发育。
    大部分食用菌都能在微碱性的培养料中正常生长,除猴头等喜酸性菌外。在培养料中加入1%~2%的石灰,可基本控制生料栽培中的杂菌污染。实践证明,生料栽培平菇,加入2%的石灰与不加石灰对比,前者杂菌污染率在2%以下,后者高达20%~30%。因为未加石灰的料经堆制发酵后酸性偏大,PH值一般在5~6以下,适宜各类杂菌的孽生,易引起杂菌暴发性污染。而加入石灰的培养料呈碱性,发酵后可保持PH8左右,杂菌较难生长,从而达到控制杂菌的目的。另外,由于石灰含有大量的钙元素,使用后菌丝粗壮洁白,同时还可增强菌块的结实性,提高产量。
    3.石灰的质量
    食用菌用的白灰要求:要有碱性PH值在12以上,最简单的鉴别办法是,用水稀释一点白灰,然后把玉米芯放到白灰水中,玉米芯变黄绿色即可购买。
    一般先买生石灰,加少量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料中加入的石灰宜用新生的熟石灰,不用建筑用熟石灰,是因为石灰中含杂质较多。
    石灰不纯增加用量,最方便的做法是知道拌料后应有的pH值。先在拌料后实测pH值,实测值低于应有值时,可在料中逐步增加石灰乳,等实测值与应有值一致时停止。若是查不到这个数据,可查食用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在发酵后(生料栽培)或锅蒸后(熟料栽培)实测pH值,这个值若低于最适pH值的上限,下次拌料时增加一定数量的石灰,发酵后或锅蒸后再测,逐步确定合理用量。以最适pH值的上限为准,是因为食用菌生长过程可使生产料的pH值下降。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