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袁世平

    林程

    桑培永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食用菌生产减少染菌污染的措施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发展食用菌生产控制杂菌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杂菌就是指在培养基上生长的、非特定培养的食用菌之外的一切抑制或防碍食用菌正常生长的微生物,统称为杂菌。一般减少杂菌污染主要措施:
    1、成团、结块的培养料要打碎、培养料要先发酵或石灰水处理。
    2、母种、原种培养棉塞不能吸湿污染,松紧要适中,过松易进杂菌。
    3、高压灭菌要注意要压力、温度、时间关系。要掌握好二次排气,母种试管灭菌不低于半小时,原种不少于1小时。常压灭菌达计时温度后不少于10小时。
    4、接种时一定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不能减少程序,尽可能减少污染源。
    5、培养室要通风干燥、及时消毒。
    6、防止杂菌污染应贯彻预防为主,药物为辅的方针,才能减少污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改善品质,保障食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7、常见的杂菌:高温季节常见链孢霉(红色面包霉),绿色木霉,初期为白色,后变绿色,根霉初为白色,后变灰白色到黑色;青霉菌丝呈扫帚状,还有曲霉、毛霉和鬼伞类杂菌。防止的根本办法在于每个环节严格操作,发病后及时发现,采取措施,防止扩散传播为害,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