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温俊锋

    闫宝松

    张立辉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常见食用菌的青霉识别与防治

    发布时间:2014-06-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青霉是食用菌常见的病害,尤其在夏季高温时节,极易发生,危害食用菌的生长。许多种植户在受到霉菌侵害时寻求药物解决办法,实际上,对付青霉包括食用菌种植过程中的各种病害,最好的方法是预防为主。河北省景县宪龙食用菌研究所周宪龙老师结合自身生产栽培实际经验,分析青霉的特点和习性,提出一些防治方法,为大家提供借鉴,请酌情采纳。
        常见危害食用菌的种类有青霉菌、黄青霉、指状青霉等。青霉均属半知菌青霉菌真菌,为腐生或弱性寄生,发生范围广,在很多有机物上均能生长。其孢子小、数量多,主要通过气流、昆虫及人工喷水和管理操作等途径感染传播。在25℃-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容易发生。青霉喜在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凡是显酸性的培养料极易发生此病。培养料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易产生此杂菌,多发生在香菇、黑木耳、毛木耳等品种的袋料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引起香菇、金针菇、木耳等子实体病害。食用菌生长衰弱利于发病,凡幼菇耳生长瘦弱或菇床上残留菇耳根没及时清除均有利于病菌浸染,是食用菌制种和栽培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制种过程中,青霉主要危害食用菌的菌丝体,危害方式是与食用菌培养料上的菌落交织起来,形成一层霉层,覆盖料面,阻隔料面空气;同时分泌出毒素,对食用菌的菌丝有致死作用。青霉菌发病初期与食用菌的菌丝极为相似,很难将二者区分。但1-2天后分生孢子形成,初期菌落逐渐转变为绿色的粉状霉层。青霉菌侵害了菌袋或污染了培养料后,会抑制食用菌菌丝的生长,使之不能形成子实体,即使形成了子实体也会使其变褐色腐烂。木耳制种过程中,如发生严重可致菌种腐败报废;发菌期发生较重,可致局部料面不出耳。 
       青霉菌症状识别:袋培养料面发生青霉时,初期会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绒毛状菌丝,菌落近圆形至不定形,外观略呈粉末状。随着孢子的大量产生,菌落的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绿色。生长期菌落边缘常有1~2毫米呈白色扩展 。老菌落表面常交织形成一层膜状物,覆盖在袋培养料面上,分泌毒素致食用菌菌丝体坏死。
        防治方法:
        1、认真做好接种室、培养室及生产场所的消毒灭菌工作,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加强通风换气,防止病害蔓延。
        2、培养料要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拌料时用新鲜麦麸或米糠,用量比例控制在10%以内。
        3、拌料时,按照每吨干培养料加一定比例的施耳康可有效预防青霉病害的发生。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