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宋金俤

    汪世明

    王贺祥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一二八、三六九”模式在山区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张彬
    河北省易县农业农村局
     
    “一二八、三六九”生产模式的主要内容:即1个农户,2个劳动力,管理8个大棚(每个标准棚为400㎡),应用3种(地面覆土栽培、立架式平面栽培和层架式立体栽培)三种形式,种植6万棒菌棒,达到年纯收入9万元的目标。
    根据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利用地面覆土栽培、立架式栽培和层架式栽培三种形式,以钢结构冷棚为主要栽培设施,配套遮阳网和微喷节水系统,通过合理的劳动力分配、品种搭配及茬口安排,实现北方山区香菇的周年生产和计划性出菇。
    一、生产模式 
    “一二八、三六九”生产模式的主要内容:即1个农户,2个劳动力,管理8个大棚(每个标准棚为400㎡),应用3种(地面覆土栽培、立架式平面栽培和层架式立体栽培)三种形式,种植6万棒菌棒,达到年纯收入9万元的目标。
    二、技术流程
    1.香菇品种选择
    地面覆土栽培以中高温型18为主打品种,适合夏季反季节栽培;立架式平面栽培以931-9为主,适合秋冬和春夏季出菇;层架式立体栽培以中温型品种808主打,适合早春和秋冬季出菇。 
    2.茬口安排
    ①地面覆土栽培(地栽菇):当年制棒,当年出菇,周期短、见效快。每户可种植3个大棚,每棚4000个菌棒,共计约1.2万棒。一般2月-- 4月份制棒接种,发菌期70--80天,5月下旬覆土栽植,密度为12--14棒/㎡。6月中旬--7月初开始出菇,钢管结构大棚每月可出一潮菇,总计出5潮菇,最晚12月出菇结束。进入冬季前清棚净化,为下茬菌棒进棚养菌做准备。
    ②立架式平面栽培(立袋菇):具有管理和采摘方便、种植密度大、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当年制棒,跨年度出菇。每户种植3个大棚,每棚5000个菌棒,共计约1.5万棒。12月——来年4月建造床架、制棒接种,5月--8月菌棒入棚渡夏,密度为24棒/㎡。经过夏季养菌后于9月中旬左右出菇,可每月出一潮菇,出2—3潮后菌棒进入冬季休眠,来年3月陆续出菇,至5月底结束。
    ③层架式立体栽培(架子菇):采用当年制棒,跨年度出菇的方式,每户种植2个大棚,每棚个1.7万棒菌棒,共计约3.4万棒。1月--3月份制棒接菌,以3月20日前接完种最为适宜,5月中旬菌袋转色,然后进入越夏管理,6月--9月配合遮阳网、微喷等设施设备进行温湿度调节,约120天后开始栽培出菇。出菇期为当年10--11月和来年3--5月。
    3、年生产周期
    1月--2月菌种扩繁、物料准备及菌棒生产; 3月--6月立袋菇和架子菇出菇7月地栽菇出菇,立袋菇和架子菇渡夏,每天通过放风和微喷控制温度,生产重心转移到地栽菇管理 8月下旬地栽菇出菇高峰,之后把管理的重心放到低温菇上 9--11月立袋菇出2—3潮菇10月--12月架子菇岀菇,冬前出2—3潮菇 
    12月至来年2月进入休眠期,在棚室内越冬,基本实现香菇的周年生产。
    4、计划性出菇
    要求在接菌期、养菌期、惊菌期和温湿度控制方面对入棚的菌棒进行人为干预,合理安排好出菇时间、采摘时间和频次,打好“时间差”,一般间隔在4—5天为宜,从而有效地分配劳动力和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计划性出菇。
    三、案例分析
    “一二八、三六九”生产模式,适合应用于“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的规模化生产,在实际操作和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效果显著。同时也表现出在个体生产中投入高、技术要求强等方面面临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为:
    1、地面覆土栽培的优点与不足:优点是生产中应用了微喷设备省工省时,免去了注水、采菇、拿棒等工序,并且菌棒放置近地面,通风好温度低,菇品质量好,产出率高,适宜高温季节采用。不足方面是单位面积放棒少,棚室利用效率低,而且由于菌棒岀菇面只有一面,产量偏低,不宜在一地一棚连续重茬生产。
    2、立架式平面栽培的优点与不足:立袋菇是目前生产上的一个主栽形式,具有管理和采菇方便、种植密度大、潮次分明、菇质好产量高等优点,适宜不同地区推广。不足之处是搭建床架,菌棒分棚、养菌期管理和调温调湿等工序使用人工较多,投入费用较大。
    3、层架式立体栽培优点与不足:层架式种植密度比立架式平面栽培高一倍,出菇集中,所产花菇数量大、档次高,储藏期长,售价高,整体效益好,适合企业规模化种植。不足是:建设钢架结构大棚及棚内菌架等投入较高,成品采摘比较费工,对一家一户生产有一定压力。加之生产期为秋冬和春夏,周期长、回本慢,而且生产期温湿度等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br>
    4、投入与产出:一个农户种植6万个菌棒,按每棒平均产菇1.5斤,单棒产值5元/棒,扣除菌棒成本和其他支出,可获利1.6元/棒,纯收入为9--10万元。
    四、结论
    “一二八、三六九”生产模式的探索和应用,打破了传统生产习惯,将秋冬—冬春两头出菇延长为冬春—夏—秋冬连续出菇,不但创新了生产模式,填补了香菇北方夏季反季节生产的空挡,为实现香菇生产周年计划性出菇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生产效率和农村劳力的就地转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同,为促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