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工厂化资讯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课题报告之“小产品,大产业”:一颗产业新星——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发布日期:2010-08-09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中国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速推进之际,食用菌(俗称蘑菇)正以其“小产品”的形象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扮演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同时又以“大产业”的壮志在广大农村地区快速成长,像一颗闪亮的产业新星,力图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有所作为。当前,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总产量与总收入水平不断创造新高,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食用菌产品的潜在需求远未得到满足,未来的市场空间势必还要进一步扩张,食用菌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条件优越,发展迅速

    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生物产品,其生长环境特殊但不挑剔,加工方式多样但不复杂,食用营养美味但不昂贵。中国辽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此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进行食用菌培育栽植、同时拥有丰富真菌物种资源的国家之一。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统计,全国现已查明真菌种类达1500种以上,其中已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有60多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从2001年开始食用菌产值平均每年在以15%的速度增

    (表1),其规模在农业经济中仅次于粮、棉、油、菜、果而居第六位。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还不足1亿千克,产值不足1亿元,而到2006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超过147亿千克,在不足三十年的时间内扩大约150倍,占世界年总产量的70%以上,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出口创汇11.2亿美元。目前,食用菌已经成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大优势产业,中国的香菇市场份额已占据东南亚等主要香菇消费国,2006年食用菌产品出口126个国家和地区(海关数据)。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食用菌主产县已有500多个,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县有100多个;从事生产、加工和经销的各类食用菌企业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已达25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食用菌产业大国。

    表1.  2000-2006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及其增长率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产量:吨 6637940 7818702 8764873 10390690 11603603 13345994 14740980
    增幅:% / 17.79 12.10 18.55 11.67 15.02 10.45
    资料来源:《2006/2007中国食用菌市场发展报告》,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编辑部

    (二)需求巨大,潜力无限

    食用菌是广大农村居民熟知常见的“山产品”,在城镇却是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时尚珍品,实际消费量在逐年快速递增,但与香港等食用菌高消费地区相比,中国大陆人均消费量还有较大差距,国内市场容量提升空间依旧巨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消费者对食用菌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居民食用菌支出的增长势头还将继续保持下去,国内食用菌消费需求必将进一步扩大。如果中国人均食用菌消费量每年仅提高0.1千克(干品),到2010年国内新增食用菌需求就可达50亿千克需求。

    国外人均消费量同样增长迅速,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正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食用菌产品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食品之一。特别在发达国家中,食用菌产品供求缺口甚大,美国每年需进口各种食用菌(含罐头制品)1.8亿千克,法国1.6亿千克,日本每年需进口菇品1.2亿千克来弥补产销所需的逆差。2006年全球人口突破65亿,而食用菌产量不足200亿千克(鲜品),人均年消费量在3千克左右,折干为0.3千克/人。如果全球人均食用菌年消费量增加至1.0千克(干品),全球食用菌消费总量将达到650亿千克,是目前的三倍还要多。

    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食用菌产业都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表2)。当前,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量与全国总产量相比,还达不到5%(2006年出口6.03亿千克),增长潜力极大。由于食用菌产业是技术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十分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食用菌产业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入世标志着中国菇品深层次地融入国际大市场,可以在WTO的134个缔约国中享受关税减免,进行无歧视性的自由贸易,这为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表2.  2010年国内外食用菌消费需求预测(单位:亿千克)
    食用菌需求 国内新增 国内总量 全球新增 全球总量
    年增幅10% 68.22 215.22 92.82 292.82
    年增幅15% 110.10 257.10 149.80 349.80
    年增幅20% 157.82 304.82 214.72 414.72

    (三)变化明显,走势科学

    近年来,在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肯定下,各级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可行性,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积极把食用菌列为主导产品,依据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科学的发展模式,采取政策倾斜,从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

    1. 食用菌生产品种日趋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分缓慢,且一直处于区域性单一品种发展的局面。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国际大部分国家仅为香菇、双孢菇等几个品种),同时还注重了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的构建与完善。而食用菌保健品及药用品的开发可在逐步走上正轨,这将成为食用菌产业未来增加附加值的重要延续产业。

    2. 由传统的季节性栽培向反季节周年生产发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广大菇农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在经济效益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传统的季节性生产模式已经被打破,季节安排越来越灵活。在对各品种生物特征及市场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地区开始发展食用菌产品的反季节生产,各品种尤其是珍稀品种的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倍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增收问题。

    3. 由自发分散的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发展。10多年前,中国的食用菌产业还被作为一般的家庭副业。而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各地政府部门的重视,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产业上档升级。截至目前,在全国有近百个县和数千个村镇由于发展食用菌产业而脱贫致富,有的县菇农平均增收1000多元,有的菇农户最高增收10万元以上,食用菌已成为一项支柱产业。

    4. 由粗放经营向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方向发展。在食用菌产业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各地政府部门及龙头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在食用菌科研、技术、推广、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协调产供销关系,加强了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力度,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越来越多食用菌主产省、主产县异军突起,加工流通企业层出不穷,逐步形成了集约经营、规模发展、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

    5. 食用菌产业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随着20世纪下半叶微电子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信息化大潮汹涌而至,信息技术正在使生产制造、科研开发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质的变化。近些年来,食用菌产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组织生产和市场推广,一些自动和半自动的工厂化生产流程逐步得到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大大小小的专业型网站和杂志在食用菌市场宣传和产品推广方面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成立于2000年,在中国食用菌协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推进中国食用菌产业的信息化进程,服务于中国食用菌流通领域,组织全国全行业大型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等活动20余次。目前,平均每天10000多家食用菌生产、经销、加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登录该网站,及时掌握全球菌业风云变化。而《食用菌市场》杂志则以海内外市场为依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了现代传媒载体与传统传媒载体的有机结合,在食用菌品牌建设和营销等方面达到了多方位、互动式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