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工厂化资讯

    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装备开发及新技术应用(三)

    发布日期:2010-08-10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6 大力发展保鲜菇生产和保鲜加工技术的应用

    无论从节能降耗(生产1公斤菇需消耗2公斤木材),还是从出口创汇方面来看,发展保鲜菇生产是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的。保鲜原理:是在不破坏菇体正常机能的前提下使菇体代谢活动处于维持生命的下限水平,以减少营养物质消耗,防止失水过快、阻止褐变、延缓衰老,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6.1 保鲜

     薄膜包装冷藏保鲜法:此法属气调保鲜法中自然降氧简易气调冷藏保鲜法。是当前我国使用最多的保鲜法,它是利用塑料薄膜如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对水蒸汽和气体的不同透性来包装和密封鲜菇,通过一定时间后,包装系统内即建立稳定状态,氧和二氧化碳达到动平衡,即呼吸率等于渗透率,对香菇而言20℃下可保鲜5天,6℃以可保鲜14天1℃下可保鲜18天基本上满足香菇保鲜要求,但需注意前处理,如鲜菇在20℃下保持12h,1℃下保持1h以上,如在袋中气体以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置换时,效果更好。

    减压冷藏保鲜法:是属气调保鲜法。把一般的高温冷藏库经密封处理后,增加有关设备如真空泵、增湿机和通风机设备,组成了减压冷藏系统。如减压系统的操作压力为0.1大气压时,则氧气的分压也差不多是常压的1/10,即2.1%(香菇保鲜最佳气体组成为02 1-2%、C02 40%  N2 58-59%,温度20℃保鲜8天),所以通过减压可以对库内气体成份进行精确控制,并可取得显著保鲜效果,它与气调冷藏库不同点在于:在库中不需供应其他气体,减压系统能快速排除冷藏鲜菇的田间热和呼吸热,并保持鲜菇温度一致,也能排除菇体内产生的有害气体—乙烯,本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可随时打开库门出货或检查。

    6.2 干燥设备

    烟道管式热风干燥机:国产的电脑控制燃油全自动烘干机可做到温度、风量、排湿空气可以实现数字程序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柴、油两用,有8种程序可以设定,完全可以和日本产品比美。也可在此基础上,改装成热交换器由电热翘片管或导热油翘片管组成的热风干燥机使烘干机的能源由燃油转换成电能,解决燃油居高不下,带来的烘干费用过高的问题。

    远红外干燥机:利用远红外线发生元件产生远红外线对干燥物料有一定穿透性并引起物料分子共振产生热量的原理对物料进行干燥,此类机型特点:干燥速度快,节能,尚待开发。

    热泵干燥机:也是一种热风干燥机,在热泵干燥过程中,物料中水分蒸发所需的热量来自水蒸气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无需对介质和物料加热,因此热泵干燥比别的干燥法能够降低能耗。干燥温度15℃-35℃,这对于干燥后有色泽要求的白木耳、竹荪、双孢蘑菇、北虫草等食用菌,与干燥后有复水要求的毛木耳、黑木耳等食用菌和需采用低温干燥以保持有效成份活性的食用菌,更显出优点,是一种环保型食用菌干燥设备。

    6.3 香菇干品大包装生产线

    由五台设备组成:喂料机、倾斜输送带、分等除尘机、畸形、破损、泥菇分检输送带和金属异物检测机组成,耗功率 6KW,生产能力:150kg-200kg/h,适用香菇干品分等大包装。

    6.4 托盘软罐头制品的工艺改革及装备。

    用微波对鲜菇杀青代替用热水(95-100℃)杀青,可以保持菇体营养物质基本不流失,菇体失重少,菇体不软烂,生产环境好、无污染物(杀青水)排出,符合环保要求。在投产前,尚需花费一定时间,取得微波杀青的安全可靠参数,微波设备可根据食用菌不同大小(重量)微波加热所需的功率,选择合适的磁控管组成多管并联的箱式谐振腔式加热器,物料通过输送带连续输入、输出,以达杀青目的。

    6.5 食用菌深加工

    食用菌通过加工和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可以使一种资源得到多种利用,如香菇等食用菌,通过加工和综合利用可获得10种以上的产品,从干制品,盐渍品、罐藏品、饮料品、调味品、休闲食品、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使原来不少废弃物(杀青水、菇柄碎菇片等)通过粗加工可使产品产值提高2-3倍,而经过深加工可使产品增加3-10倍,个别的可提高几十倍以上,但我国食用菌深加工产品产值(保健品)占中国营养保健的产值5%弱,可见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市场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大。

    6.5.1 中药动态水提取生产线及适用于提取低熔点多糖类的喷雾干燥设备

    中药动态水提取生产线及配套的喷雾干燥机是1989年国家从日本引进中药提取设备(190万美元)的国产化设备。例:每批原药投药量100kg,蒸汽需要量2.3t/h电耗180kw安装验收后价格150万/套,提取车间140m2×8m干燥包装车间150m2×9m。该套设备适用于食用菌,粗多糖精粉的生产,喷雾干燥时可做到不用掺糊精。

    6.5.2 常温鲜品提取技术和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以上提取技术主要针对食用菌中有效成份怕提取温度高,时间长对有效成份的降解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提取率和纯度。

    6.5.3 关系到中药(药用菌深加工)生产现代化的三大技术

    食药用菌深加工产品属中药和保健品的范畴,其提药、制药与中草药相同,存在问题也大同小异,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的中药特点和优势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按照国际上认可的标准规范,对中药进行研发,生产、管理、使之适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中药应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值小、副作用小)以及“三便”(便于储存、便于携带、便于服用)等特点。要使中药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必需解决产品质量好,药理、药效清楚,有效成份可控及疗效稳定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一不与制药、原药有关,传统提药、制药工艺必需改革,必需以高新技术来武装,当前,对中药现代化起关键作用的高新技术是超细粉体技术、微胶囊技术和超临界流体技术、当然还有其他技术如指纹图谱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脂质体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等。以上这些高新技术在中药提药、制药领域的应用,将解决传统中药在这方面存在的难题,实现现代中药的“三效”“三小”“三便”,使中药提药、制药在10-15年内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跨越式目标。

    微细粉碎技术和设备。常把粒径100%<30/μm(过450目粉体)的粉体称超细粉体,超体粉体通常又分为微米级粉体(粒径处于30μm→1μm),亚微米级粉体(粒径处于1μm→0.1μm),纳米级粉体(100nm→1nm),中药(菌药)经超细化后,由于表面积大大增加,使中药的利用率,吸收率和疗效得到提高,还达到服用方便,速效的目的。目前,日本及东南亚有些国家已将中药材(菌材)超细化到30~50μm以下(450目~300目),分别制成冲剂,胶囊、片剂直接服用,解决了中药服用方便和吸收率问题,大大提高了菌药材的利用率及疗效,不仅如此,外用药也可大幅度地提高,如黄连经超细化到10μm以下后,外用时皮下渗透率与300μm(48目)相比可成倍地提高,可预计灵芝等药用菌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经超细化后,不但在内服上能提高利用率,吸收率和疗效,外用上还可扩大它的疗效,如防脱发促生发、护肤、祛斑作用,还可进行鼻腔,皮下给药。因为人体最细血管直径为4μm,粒径小于0.3μm的颗粒可进入血液循环,粒径小于0.1μm的颗粒可以进入骨髓,粒径小于5μm微粒可通过肺。再者纳米级微粒更易通过肠胃粘膜和鼻腔,甚至皮肤角质层,使口服、鼻腔给药、透皮吸收的生物利用率得以提高,综上所述药用菌在微细加工方面和加工后的应用有很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实践和探索。

    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用一种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包覆,使之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得到的微小颗粒叫微胶囊,此粒子大小在微米到毫米之间,把包在胶囊内部的物质称囊心,囊心可以是固体,也可是液体或气体。微胶囊外部由成膜材料形成的包覆膜叫壁材,壁材通常是由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组成的,按用途不同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壁材进行包覆,囊心和壁材的溶解性必需是不同的,比如水溶性囊心只能用油溶(疏水)性壁材包覆。

    超临界流体技术(SFE)和装备。该技术是利用某些物质(主要是一些低沸点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的物质如C02等)处于超临界状态(在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所具有的优良溶解性能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混合物中萃取分离出某些有效成份的技术,最终达到提纯目的单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