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菌业先锋

    四川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科学流程让木耳栽培提效增收

    发布日期:2016-08-19 来源:德阳在线新闻网
        2015年,德阳什邡市人民政府与昊阳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签订高品质黄背木耳繁育中心建设项目投资协议,分为三期建设,一期静态投资3000万元,二期静态投资6000万元,三期建成后总投资1.95亿元,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形式设立并经营繁育中心。
        现代气派的车间、研发所,精良先进的设施设备……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什邡市湔氐镇高品质黄背木耳繁育中心建设项目(一期)现场,扑面而来的是现代农业的气息。“我们厂房和办公区占地40亩,出耳棚占地120亩。将黄背木耳工厂化栽培目前在国内来说尚属首家。”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介绍。
        科学流程让木耳栽培提效增收
        传统的黄背木耳种植都是大棚为主,采用车间流水式种植有什么特殊意义?
        “我们就是要打破传统,以工厂化来栽培黄背木耳,这也是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张俊告诉记者,该项目自2015年8月签约、9月开建到今年8月,仅1年时间,繁育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已经成型,预计今年10月可以投产。
        在该公司负责技术的副总工程师张宗林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工厂生产流程。指着车间外堆积如山的锯末,张宗林说,锯末经过腐熟后,就可以用来搅拌做菌包配料,其它如玉米芯、高粱壳、甘蔗渣、豆饼都可以作配料。随后,记者在一个宽敞明亮的车间里看到了一台连接式自动搅拌机、装袋机,张宗林介绍,这就是整个生产运作的起点,“传统方式是4个人拌料每天4000袋,且不均匀;而工厂采用全自动三级拌料,只需1人投料,每天可以搅拌2万袋,且搅拌均匀。装袋时,传统方式需5人装袋,10小时装4000袋;而自动化机械装袋,每天只需1人,每小时可装1200袋。”
        紧挨着的一间大车间里,一个纵深约10米的灭菌锅炉出现在记者眼前。张宗林指着灭菌锅炉介绍道,传统方式需用500公斤煤炭连续燃烧24小时,出锅2000袋;采用这种天然气高压灭菌,仅需8小时出锅1万袋,每天可减少15个烟囱的污染物排放,没有了浓烟滚滚,既节能又减排。随后就是一个分为三级冷却的冷却车间,“采用的是万级净化,三级冷却,冷却时间短,完全没有杂菌感染,这里甚至可以做医疗手术。”
        “我们采用的是自动化液体接种,每小时3000包,实现万级净化空间,局部达到百级。”在木耳接种室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投产前的接种实验,液体培育罐、生化摇床、木耳原种试管等,设备精良先进。张宗林告诉记者,这一整套设备都是量身定制,在全国范围内都属先进,“经过恒温立体化培育发菌,每平方米达700多袋,菌丝长势均匀强壮、整齐,不易感染。14个300平米的培育室,一个可培育25万袋。而传统培育方式受天气影响较大,且一般只能培育3万袋。”
        据了解,工厂化栽培,一年可实现多季出耳,从而提高木耳耳架使用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特别是采收阶段,工厂可以采用食品级清洗、烘干,再也不会出现晾晒占马路的问题了。同时,对于废包处理,可以直接运到公司的有机肥料厂,二次利用,变废为宝。那种倾倒在河边、沟边的现象再也不复返。
        现代化企业引领农业转型
        这个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高品质黄背木耳繁育中心怎样实现效益?
        张俊告诉记者,目前,一期项目设计的年生产能力是600万袋黄背木耳,栽培技术则是和四川省农科院合作。繁育中心先期带动,做示范效应,力争成为什邡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
        “我们做的是绿色、有机食品,将充分发挥工厂化栽培的优势,做真正的高品质黄背木耳。下一步,在科研的基础上,致力品种、品质研发,开发‘木耳宴’。此外,还要加强和湔氐镇当地食用菌协会合作,引领当地农户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当地甚至周边农业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让更多的木耳种植户受益,增收致富。”张俊信心满满地说。
        湔氐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湔氐镇致力于发展高品质的特色农业,如黄背木耳、猕猴桃等,同时也着力于打造沿山旅游区,而高品质黄背木耳繁育中心这个项目的引进,恰好适应各方面发展的需求。黄背木耳灭菌由煤炭变为天然气,废包也进一步得到有效利用,正是环保农业的体现。同时,该项目的科技化程度能够大大提高湔氐镇甚至什邡黄背木耳的栽培水平。该项目三期项目全面建成后,更有利于与湔氐镇的观光农业相结合,当地农户种植黄背木耳不仅可以通过与繁育中心的合作增收致富,还可以腾出时间来搞活沿山旅游,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今年10月,高品质黄背木耳繁育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即将投产,相信什邡乃至全省、全国的黄背木耳栽培水平将写入新的历史。”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