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农产品营销的浙江道路(上)

    发布时间:2009-11-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通过增产的方式实现增收,但是,随着农产品卖难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开始反思:增产并不一定增收,要想增收,必须抓住农产品营销这一“牛鼻子”。

      农产品营销路在何方?几十年来,农业部门抓生产可谓得心应手,但是若论抓营销,则大多是一筹莫展。营销,对任何企业而言,要进入市场,都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但今天,则成为横在农业部门面前的一道坎。

      2007年,地处市场经济前沿的浙江在“农产品营销”领域进行大胆探索,开始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并率先提出“抓营销促生产”的理念。自此,浙江的农业结构调整开始从“什么来钱种什么”向“市场要啥就种啥”悄然演变。营销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显著强化。

      从“龙柏烧狗肉”到“市长卖鸡”

      大多数浙江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龙柏烧狗肉”的悲剧。

      当时,农业结构调整刚刚拉开序幕,杭州市萧山区农民一哄而上种植龙柏。龙柏是比较昂贵的花木,当时市场上供不应求,一些利欲熏心者就偷盗龙柏回家扦插。为了防止偷盗,花农们竞相养狗看护苗圃。但好景不长,因为品种单一,盲目发展,龙柏价格迅速下跌,许多苗圃难以为继,最后,许多农民不得不含泪砍掉龙柏,杀掉狗。当年昂贵的龙柏,正好成了烹狗用的柴火。

      萧山农业局局长张洪其对此记忆犹新,感触良多,他说,“龙柏烧狗肉”给浙江农业上了一堂价格昂贵的市场课,一记警钟,让浙江人意识到,市场是变幻莫测的海洋,盲目的结构调整,不仅不能给农民兄弟带来福音,反而可能将他们引上绝路。

      计划经济已经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到底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职能,是往“市场经济”身上一推了事,还是勇于有所作为?浙江人很快从最初的晕眩中清醒过来,重新确立了政府的定位。他们认为,小农经济缺乏独自闯市场的能力,对此,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视而不见,而是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为产业发展鸣锣开道。

      由此,浙江农业很快从无序的、盲目的发展中摆脱出来,进入了“推销”阶段。一大批具有市场意识的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走向城市的社区和广场,开始为自己的特色农业进行宣传推介。

      温岭市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当时,温岭有几个新兴的农业产业:以箬横镇为中心的“玉麟”西瓜发展到6万亩;坞根镇的草鸡年出栏400余万羽……经验告诉温岭人,产业越是发展迅速,越是潜伏着市场的危机。因此,温岭市副市长陈理富亲自带队,到杭州、上海、温州等地,推销自己的农产品。去年卖瓜,今年卖鸡,明年准备卖甘蔗。一时间,“市长卖鸡”在浙江被传为美谈。

      如今,温岭市已形成了以东部沿海西瓜、中北部平原果蔗、南部山区高橙、西南部山区半山区温岭草鸡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尤其是“玉麟”牌西瓜,不仅种植面积快速发展,基地建到了国外,而且卖价高出同类西瓜一倍以上。

      回顾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十余年,在浙江,类似“市长卖鸡”的新闻可谓屡见不鲜,领导干部放下架子,赤膊上阵,北上南下,为产品销售、产业培育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市长卖鸡”,今年卖了,明年还能再卖吗?温岭的市长卖鸡了,别的市长再行效仿还有效吗?鸡是卖了,还有其它的农产品怎么办?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尽管农业需要政府扶持,但“市长卖鸡”毕竟只是一时的应对之策,而非长远之计。

      浙江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试图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以营销的理念取代推销的思路,将稳定的营销平台建设和应急促销活动相结合。

      营销管理中心脱颖而出

      相对于其他兄弟省份,浙江农产品营销工作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

      浙江是一个特色农业大省,茶叶、食用菌、柑橘、蜂产品、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产量在国内均居前列,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总面积近2000万亩。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产茶16.5万吨,水果747.92万吨,蔬菜1757.92万吨,水产品504.64万吨。这些经济作物不像粮食作物,国家有最低收购价进行保护,而完全由市场进行调控。另一方面,经济作物的生产投入比普通粮食作物高,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农民的损失也就更加惨重。因此,政府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2007年7月,浙江召开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农产品营销管理工作会议,副省长茅临生亲临会议,要求农业部门转变观念。一是转变重生产轻销售的观念,牢固确立营销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二是转变先抓生产后抓销售的理念,牢固确立市场营销为先导、营销生产一体化的观念。三是转变增产就能增收的观念,确立产量适度、确保品质才能增收的新观念。四是转变政府重有形市场建设轻无形市场建设,确立信息数据采集分析、把握无形市场同样重要的观念。五是转变抓营销就是多赚钱的观念,确立社会营销的理念。

      茅临生的讲话高屋建瓴,而又通俗易懂,切中时弊,被认为是一堂农产品营销的洗脑课。茅临生还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浙江要初步构建起销售、生产环节一体化的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

      2007年12月,浙江第一个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在黄岩区挂牌。中心核定全额预算事业编制5名,并配备了电脑3台、照相机和摄像机各1台、工作用车1辆。

      根据黄岩区副区长徐建民介绍,中心的具体职责共有九项,概括起来就是,围绕着把黄岩农产品卖出去这一中心,进行综合的协调、管理与指导。其中包括与超市的对接、市场开拓的调查研究、对外参加各种会展、对内开展各种培训等。

      过去,黄岩主要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农产品卖到上海、杭州等地的一些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其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少、价格低、保障性差,现在,通过营销管理中心的协调,当地农产品与超市专卖店等建立了供求联盟,虽然数量少、品种多、外观讲究,工作量及成本有所增加,但是,价格高,销售稳定,农民得到的实惠最终也更多。

      据统计,在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协调下,黄岩300余种农产品被配送至世纪联华、宁波三江、华润万家等超市,覆盖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地门店200多家,年采购金额2000多万元。

      “营销管理中心的组建,不仅在生产上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强化了营销的重要地位,为生产性农业向经营性农业蜕变创造了条件。”徐建民认为。

      截至目前,浙江已有62个县(市、区)农产品营销管理机构。由于营销中心模式得到广泛认同,部分地方如兰溪等还在重点乡镇、街道设立了农产品营销管理办公室。

      “政企合作”新模式

      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的性质是事业单位,其职能是协调、管理与指导农产品营销,但农产品营销说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那么,管理中心究竟如何处理“市长”与“市场”的关系,在日常运作中,他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与手段,通过什么样的载体与平台去协调、管理与指导的?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的组建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2009年9月28日这一天,杭州市西湖大道117号宾客云集,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隆重开张营业。茅临生亲临授牌,农业厅厅长孙景淼致辞。但让人着实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面积达900多平方米、汇聚了全省2000多种优质农产品的大型超市,却是由一家叫“秋梅”的农业企业负责日常运营。

      据了解,“秋梅”是浙江建德专门生产倒笃菜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深感农产品营销对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有意涉足流通领域,先后创建了建德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浙江妇字号龙头企业农产品展销中心。

      一方面,省里组建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需要有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另一方面,“秋梅”则试图打通流通环节,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由政府提供平台、提供服务、提供政策;由企业负责具体运行,盈亏由企业承担责任。

      省农业厅分管营销的副厅长冯一鹤告诉记者,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协调、管理与指导的职能,正是通过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的载体得以具体落实。

      目前,浙江但凡组建营销管理中心的,大都配套建有企业化运作的展示展销中心。营销管理中心是政府的事业单位,行使的是政府的职能;展示展销中心是企业性质,发挥的是企业的作用。双方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政府要积极参与农产品营销,但绝不能越界,绝不能包办。政府要做的是制订政策,创造环境,提供服务,以此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最后达成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冯一鹤的认识代表着浙江各级政府的共识。

      浙江“农华”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成长经历,从另一个角度,很好地证明了“政企合作”运行的必要性。

      2002年,浙江省农业厅举办农超对接活动,“世纪联华”表达了以生鲜带动企业发展的设想,农业厅表示全力支持,但由于“世纪联华”独家运作,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几年下来,超市仍然无法和生鲜企业挂钩,美好的愿望终成泡影。

      2004年,双方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共同投资组建“农华”,为全省180个“世纪联华”超市提供生鲜农产品。由农业厅负责牵线搭桥,提供各类服务;由“世纪联华”负责落实所有经营业务。

      目前,“农华”已成为浙江最大的农产品配送中心,生鲜农产品不仅为“世纪联华”打造了特色品牌,更为“世纪联华”招徕客户稳定客源立下汗马功劳。中心负责人张军烽告诉记者:“农华”的配送额每年增加一个亿,2009年将达到5.5亿元。也就是说,今年将有5.5亿元的农产品通过“农华”这一渠道进入城市消费者的“菜篮子”。(农民日报)

     

    编辑:XS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